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某个楼盘签约没多久,就开始有各种陌生的电话号码打来问“你好,请问你某某小区的房子是否需要装修”,这样的骚扰,往往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酒精,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呢?近日,海州区检察院起诉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泄露的业主信息多达七万余条,涉及连云港近百个小区。
2018年公安机关在邱某家中查获邱某从他人处以索要、交换等方式获取连云港市各小区业主信息共计2万8千余条。经过调查,确认邱某安排其儿子用QQ邮箱向多人提供畅销楼盘小区业主信息3万余条,并且邱某还以交换或出售等形式向多名从事装修工作的人员提供畅销楼盘小区业主信息共计1万余条。其中从事装修工作的张某为了维系与邱某的关系,继续从其处获取新的小区业主信息开展业绩,通过QQ邮件形式向邱某提供小区业主信息1万余条。
据邱某交代,其获取的业主信息渠道或从售楼处或从物业手中,张某也称买卖小区业主信息在装修行业内早就见怪不怪了。海州区检察院,在对涉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取公诉的同时,也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增强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现、控制和打击能力,以整治房地产、物业、装修等行业内买卖业主信息成风的态势。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元素社会财富,个人信息的价值又是各类信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与之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全社会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逐步完善,切实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力度。根据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在公检法机关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下,公民个人也应当提高觉悟和警惕,当接到推销来电时,可以储存号码留下痕迹并向公安机关报警,配合公安机关侦查,运用法律的武器,共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由衷的希望,信息化建设继续良好发展,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让每一名公民生活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