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档综艺节目仿佛众多综艺娱乐中的一股清流,从一出现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这便是央视推出的《朗读者》。
伴随着节目同时应运而生的,是出现在街边巷口的朗读亭。朗读亭的出现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近每个人的身边,让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匆忙的脚步中稍作停留,走进朗读亭朗读一些经典名著,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绪,感受文字的力量。
在娱乐信息爆炸的当下,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大多都是以搞笑为目的,迎合普通大众的趣味。不可否认的是,在时下各种明星小花、小鲜肉加盟的真人秀之间,朗读者的出现让人们眼前一亮。网络上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负面评论,说这档节目是一种矫情、一种表演、一种作秀,但于我而言,在这个娱乐至上、心浮气躁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文化节目,能够让人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完,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事实上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还是有很多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书阅读”,前段时间在地铁上兴起的“丢书”活动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目的。但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更多地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变得非常稀少,尤其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家白天的时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途中或者回家的路上,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网络媒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诱惑,人们逐渐觉得纯粹阅读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十分的枯燥乏味。这未必全部归因于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而这时《朗读者》的出现,它让我们从纷杂繁复的、条条框框的生活、工作里脱离出来一两个小时,沉下心来听一听、看一看,那些人性中最真实、善良和美好的部分。至少我看完这个节目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已经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书了,上一次读完一本不是用来应付考试和工作的书籍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尤其是在上班以后,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回到家便急于放飞自己,看综艺、刷无脑电视剧,总之干一些让自己精神很放松的事情,还会给自己找借口说,都下班了,还看什么书呢?平时在地铁上也是拿着手机刷微博,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深度阅读却日渐式微。事实上,这正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在浮躁的当下变得难以集中的一种表现。
小学的时候学语文,还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考试答题都是有套路有模式的,在看到“背诵全文”四个字时就更加摇头晃脑、不知所云。长大后,外出上学、工作,再次听到节目中朗读朱自清的《背影》,才发觉曾经年少时不能明白的情感,在这字里行间,却突然清晰了,仿佛能够看见我自己的父亲,这种感情是我在初中时候还不能够体会到的。这正是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以后,对于同一段文字的感悟也会不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阅读之于我们,沉淀下来的只会更多。而节目的内含也不仅仅是读书,还在于人生和价值的分享。我们青年人,能够从中看到人性的真善美,能从文字中得到些许启发,能够对自己缺少阅读进行反思,这也就足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参与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青春检影”的周五板块,包含“检read”和“书单”两部分,专门展示一些我们检察同仁们在阅读各种书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想以及向大家推荐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甚至包含检察同仁们对文本的朗读。用微信平台制作这个栏目的初衷,也正是想通过新媒体的方式,来唤醒大家对阅读的重视。
《朗读者》的出现,增加了社会对国人阅读环境缺失的关注。节目中有一段朗读文字,作家麦家的《致信儿子》,写给他即将远行前往美国的儿子,也是我想送给所有人的:“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