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扶贫记
2017-10-30 16:38: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罗涌

   沿溪镇清明村,在2015年确定为贫困村,面积29平方公里,2064人,有贫困户173户542人,地广人稀。而且村委与场镇相隔30里,村民的农产品销售不畅,这也是该村整村贫困的一个原因。 

  2016年10月下旬,石柱检察院迎来了新一届检察长张强。我那时正在清明村驻村扶贫,任驻村队长兼村支部第一书记,“吃住干”都在村里,听说新任检察长名张强,便认为单从名字看,绝对是位业务型强势派领导,对于扶贫这样的民生问题不一定重视,所以迟迟没回单位面见领导。

  10月底,院里召开班子会,我第一次认识张检,也向他递交了一年来的扶贫工作书面材料。谁知,张检主动说,要去清明村走访。我记得第一次,我陪同他走访了清明村委便民服务中心和一位深度贫困户,是在11月份。在深度贫困户崔会成家里,张检听了沿溪镇党委书记王懿的介绍,了解到这家贫困户致贫原因。崔会成一家四口人,母亲是老病号,妻子是精神病人,儿子患有过敏性紫癜,是极度贫困家庭。他享受了异地扶贫搬迁政策,但新修的房屋,楼顶渗漏,没有门窗,没做厕所,没灶台,而且还有借债。因为政府承诺的搬迁资金没完全到位,崔会成为了配合政府工作,完成搬迁任务,只好先借资建房,造成现在的困难。张检见此情况,问:“要在春节前住进新房,还需要多少资金?”“至少2万。”张检回头,我们用眼神做了交流,他爽快答应,2万元的资金缺口,由检察院想办法筹措,但必须完成门窗、厕所、灶台,楼顶整修,经过镇村验收才支付。

  2017年元旦前夕,张检再次叫上我,说到清明村走访慰问贫困户,这次走访,要改变一种慰问方式,不撒胡椒面,选择相对困难的贫困户开展慰问。

  这个时候,组织部已经下达调整文件,由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吴晓惠接替我驻村扶贫。吴晓惠同志对清明村情况不熟悉,我们一起先到村里开会研究,由各组筛选,确定慰问名单。9个组一共选出24名,我们分配到了三个帮扶联系单位,检察院分了8户。我原本认为,慰问是一种形式,选择一两个户,象征性的做个样子,摆拍一下,但张检坚持要逐户走完。我当时只觉得张检很务实,其他倒没想那么多。

  12月31日,周六,我突然接到张检电话,说要去清明慰问。我和吴晓惠同志放下家里的事,陪他到了清明。我们先到崔会成家里,在镇村干部的见证下,将赞助款2万元交给崔会成,随后走完了8个贫困户。张检突然说,这个地方的确偏僻,农民兄弟赶一次场要走几十里,出行困难,驻村工作队调研一下,可否开展“赶场扶贫”活动,探索一种直接进村购买农户土特产模式,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变现增收。

  直到此时,我们才明白张检要亲自逐户慰问的深层意思。为了落实好这项任务,我和吴晓惠同志几次到村里走访调研,摸清底细。在此基础上,与县级机关帮扶联系单位、规上企业充分沟通协商,制发了“赶场扶贫”方案,决定每季度开展一次“扶贫赶场”活动。同时组织驻村队员、村组干部做了为时一周的宣传,精心准备。

  2017年1月13日中午12点过,村民陆续汇集到村委便民服务中心坝子,摆出农家地道的“年货”,有黄豆、大米、花生、红薯、萝卜、绿豆、米豆、干青菜、洋芋粉,还有新鲜蔬菜、鸡鸭鹅、鸡鸭蛋、蜜柚、丁桂鱼、中华鲟、娃娃鱼(养殖)等。

  1点30分左右,检察长张强、老干局局长向学虎、文广局副局长袁鹏飞、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冉孟瑜、沿溪镇副镇长谭卫明等,先后带领所在单位职工到达清明村,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我要2只鸡”“来10斤黄豆”“100个土鸡蛋”,讲价之声不绝于耳,不到2小时,年货销售一空。在整个赶场活动中,张检始终保持高昂热情,与农户讨价还价,还带着人到附近清明洞冷水鱼场,购买了50余斤丁桂鱼。

  一场特别的赶场活动结束了,检察院牵头组织的首次“赶场扶贫”活动也初见成效。据统计,本次参加赶场的34户贫困群众,共销售了价值1万余元的土特产。通过公平交易,引导贫困户积极生产,勤劳致富,自觉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使“扶贫立志”观念深入人心。更为重要的是,赶场活动,拉近了干群关系,彻底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石柱检察院被评为“2016年度结对帮扶先进集体”,张检和吴晓惠参加了颁奖大会。我虽然没亲临会场,但我知道这块奖牌来之不易。戴着眼镜,看似文弱、书生气十足的张检,其实也有一颗惜民爱民心,慎密睿智的思路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投入精准扶贫的大局情怀。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

  编辑:海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