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5月出生于夹江县一偏远小山村——华头镇沙坝村,幼时命运多桀,受尽磨难。1950年1月投入到火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曾任青年委员、武装队长、村农会代理主席。1952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中共夹江县委机关任职。1981年在县检察院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委员、正局级检察员直至退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培养抚育我成长,我应为党护旗,多做利党利国利民的事情。 岁月可以带走我们昔日的风华,但抹不去我们激情奋斗的历史。 老人除了关心国家大事而外,还经常思考如何加强老年人工作。 5月的一天,已至耄耋之年的退休干部徐守明来到夹江县检察院将欠缴的党费全部交清,并对工作人员歉意说:“老伴生病住院期间一直在医院陪护,没有及时向组织上交党费”。拥有65年党龄的他眼不容沙子,只认准一个理:“人老了,更应注重共产党员的名节,千万不要让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戳脊梁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从苦难中成长的他对党的恩情感触最深也最真切。
幼年时,徐氏家族家道中落,受尽欺凌,父亲被抓壮丁生死未卜、杳无音信,母亲黄君秀独自拉扯着四个孩子,在死亡线上拼命挣扎,终于盼到1949年12月夹江解放。雄鸡一唱天下白,徐守明作为进步青年被选为雇贫农代表为解放军送柴草,担任过武装队长、青年委员、村农会代理主席,参加了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其后,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走进国家机关工作,几十年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尽忠职守、默默奉献,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仅1985年至1993年在检察机关工作八年间,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达13项, 有《挖出“蛀虫”的前前后后》、《对十三件利用征地索贿受贿案的剖析》、《大旗山的迷雾》等调研成果、案例分析、案讯报道被《四川检察》、《四川法制报》、《四川工人日报》、《乐山日报》刊用。党培养抚育我成长,我应为党护旗,多做利党利国利民的事情。徐守明在《我的人生转折和机遇》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记述:“没有共产党、毛主席的解放,就没有我的今天。怎么能忘记共产党的解放给自己带来的人生转折和机遇呢?相信我的子孙后代,也会铭记共产党的大恩大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4年5月,退休赋闲在家的徐守明不坠青云志,闲暇时光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同老友座谈回顾整理夹江历史,经常往返于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收集素材资料,独坐书房思接万里笔耕不止。他常说:“岁月可以带走我们昔日的风华,但抹不去我们激情奋斗的历史”。2016年12月,徐守明在廖泰灵、王树功、李来、张致忠、江文远等好友鼓励和支持下,将20多年来的心血串珠成线,编撰出《岁月留痕》这部个人专著。《岁月留痕》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用自身的经历讲述过去的历史,赞扬美好的今天,给读者以启迪与思考。该书分为五大板块:徐氏溯源、陈言旧事、杂录随记、案例选刊、诗词汇辑。收录有徐守明的家训家史、夹江党史、人文历史、奇闻趣事、工作成果、诗歌散文等共263篇逾20万字。
其中一篇《兴修石面堰》被编入县政协的重要历史文献。全书既有“忠孝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继承,也有爱党护党兴党实例教化、更有老人对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富裕、自由幸福、惩治腐败、治理环境污染各种国事的思考和期望,字里行间无处不透射出智慧的光芒,无处不充盈着社会正能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尙满天。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各种涉老问题层叠交织,徐守明经常鼓励身边的老同事、老朋友当自强不息,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发挥余温余热,以守护家乡青山绿水、关爱留守儿童、为检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等各种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中去并总结出当下老人“六个害怕和六个梦想”:“害怕孤单、害怕吵闹、害怕欺辱、害怕算计、害怕不孝、害怕贫穷;梦想陪伴、梦想看望、梦想孝道、梦想组织、梦想团年、梦想和谐”。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老年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年人工作,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只要社会各方多关照,就能由害怕变不怕,由梦想成现实。盛世年华,白发不老。
如今,徐守明虽然视力在不断下降,腿脚也有些许不便,大小病痛纠缠于身,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坚持阅读和写作,坚持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关心夹江城市建设,坚持关心检察工作发展……,行不止、笔不停,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颂扬美好的今天,展望充满希望的明天。末了,笔者引用著名书法家叶飞在1995年3月18日为徐守明的题诗作为该文的结语:但得夕阳无限好,青丝白发画丹心。老树着花偏有志,春蚕食叶倒吐丝。
(作者单位:四川省夹江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