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充足、身体健康、有人陪伴,是当前老年人非常渴望的事情。面对需求巨大,认知不足的老年群体,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精心”针对老年人设计了一系列诈骗陷阱:
1.“投资理财”陷阱
诈骗分子先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通过召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投资项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等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哄骗老年人。
2.“保健品”陷阱
诈骗分子针对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赠送米、面、鸡蛋、小家电等小礼品的方式获得老年人信任,随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助眠、强身健体等幌子诱骗老年人购买名不符实的产品。
3.“代办养老保险”陷阱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名义,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一次性骗取老年人大量钱财。
4.“养老帮扶”陷阱
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关心”、“照顾”老年人,在获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5.“低价旅游”陷阱
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勤俭节约的习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老年人。
6.“黄昏恋”陷阱
诈骗分子通过相亲活动、网络交友等方式与独身老人发展“黄昏恋”,在情感到位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消失无踪。
检察官提醒:
1.不要贪图便宜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实守护好钱袋子,守护好养老钱。
2.形成正确保健理念
要从新闻、报刊等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身体不适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特效药、进口药,谨防陷入“药托”骗局。
3.保持警惕心理
对于无故主动打招呼、套近乎等表现得非常热情的行为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谨记财不外漏,独自外出时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4.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轻易泄露过多个人信息,如家庭状况、收入状况等。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漏,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