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市政法系统“为民办实事”优秀工作项目发布,海州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海州古城保护项目入选。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海州区检察院紧扣“公益”核心,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开展“检心为民 ‘益’起护城”专项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文物保护问题30余件,先后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7份,用法治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海州古城的“颜值”和“气质”,有效助力了连云港市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是构建横向长效协调机制。助力区委区政府成立古城公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等职能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协作、联合督促整改等工作机制,通过办理案件、部门联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以法律监督补强相关行政执法手段、力量不足问题等问题。
二是开展专业化法律监督。构建以公益诉讼检察室为主导,院相关业务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体系,形成高效、及时、全面的内部线索处理机制。借助“外脑”智慧,聘请市内文物研究专家作为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家,有效解决文物损害论证和保护修缮专业技术问题。研发文物保护移动监督平台,为文物损害线索摸排、证据固定、案件办理提供科学准确办案依据。
三是着眼社会化综合治理。紧盯检察建议效果跟踪,监督文物保护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通过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把省级文保点纳入刘志洲山体育公园的总体规划,有效推动了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一体化发展。以“检察开放日”“文明健步走”等多种方式助推古城文物保护社会化、自发性、常态化开展。聘请23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作为古城保护公益诉讼观察员,有效延伸监督触角,引领构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文物保护格局。
相关工作经验相继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刊发40余次。
下一步,海州区检察院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增强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实做强海州古城公益诉讼保护工作,以“我管”的”依法能动“促”都管”的“补位尽责”,着力构建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同发力、同推进、同尽责的海州古城保护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