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是“传家宝”
2017-10-30 15:18: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杜永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家训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精神气质、价值观念的养成至关重要。在物质生活水平较大提高,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几年反腐败打虎拍蝇,查处了一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官员,他们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丢掉了好家风。有些人出身贫苦,慢慢地在安逸享乐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艰苦奋斗的根本,沦为人民的罪人;有些人父辈德高望重,自己却言行举止失当,管理子女不严,结果父子同堂受审,成为阶下囚;还有人道貌岸然,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破坏了家庭,影响了社会风气。

  《大学》中有言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家风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家族的兴衰,而且是社会风气的缩影,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家风正,则民风正,政风淳。一个人的家风如何,对他自己能否廉洁从政、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家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影响。

  历史上重视家教家风的事例很多。诸葛亮坚持育子从早,八岁的儿子诸葛瞻聪慧过人,诸葛亮担心儿子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所以就告诫其“志当存高远”。 在《诫子书》教育儿子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其中修身治学的一段话流传深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对外甥谆谆告诫,要其安心不同流俗,“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重视家庭建设,在持家教子方面,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他清廉为官,以“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其家书风靡流行,历久不衰。

  好的家风、家规就是一家人的“传家宝”,受用无穷。只有重视在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情感、理想信念,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坚守情操,不被各种诱惑“俘虏”,才能抵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

  现在每个家庭都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要跟上,让良好的家风成为人生的第一课堂,成为积极进取、廉洁守法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检察院)

  编辑:海检宣